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统盗判罚为被盗不适用法律窃罪藏品何传案的困境数字

统盗判罚为被盗不适用法律窃罪藏品何传案的困境数字

2025-09-15 09:53:54 [查询] 来源:链圈视角

最近几年,NFT数字藏品这个新鲜玩意儿在艺术圈和投资圈掀起了一股热潮。记得去年有位朋友花了大价钱买了个数字头像,天天在朋友圈炫耀,我当时还纳闷:这不就是一张可以无限复制的图片吗?但随着深入了解,我发现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

数字藏品到底是什么?

想象一下,你在网上看到一幅喜欢的数字画作。传统的做法是右键保存,但这幅画现在被赋予了唯一的"身份证"——这就是NFT技术的神奇之处。它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通过区块链技术给每件作品打上独特的"烙印"。

我曾听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就像蒙娜丽莎的原作和印刷品,虽然看起来一样,但价值天差地别。NFT就是这么个东西,它让数字作品也有了"原作"的概念。

从技术角度看本质

实际上,这些数字藏品就是一组经过特殊处理的元数据。打个比方,就像给数字作品办了张高科技的"出生证明",记录着它的创作者、创作时间和流转历史等信息。而这些信息都通过智能合约的形式被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

法律属性的争论焦点

说到这儿问题就来了:这东西到底算不算"财产"?法律界为此吵翻了天。有人认为它就是新型的虚拟财产,被盗了就该按盗窃罪处理;也有人坚持认为这只是数据,应该适用计算机犯罪的相关法规。

记得前段时间杭州有个案子,某平台数字藏品被盗,检察官就面临这样的难题:是按传统盗窃罪起诉,还是定性为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

为何不宜认定为财物

我仔细研究后发现,数字藏品有几个关键特点让它与传统财物不同:首先,它完全依赖网络平台存在,平台一关,藏品就"消失"了;其次,它的价值波动太大,今天可能值一套房,明天就变得一文不值。

更关键的是,盗窃罪的量刑动辄十年以上,而数字藏品被盗往往不会造成人身伤害等严重后果。这就好比用大炮打蚊子,明显量刑过重。

更合理的法律适用

经过多方论证,我觉得将这类行为定性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更为妥当。去年浙江就有个典型案例:嫌疑人利用平台漏洞盗卖他人数字藏品,最终就是以这个罪名定罪量刑的。

这种处理方式有几个优势:一是更符合行为本质,确实是在获取数据;二是量刑更加合理,最高刑期七年;三是有助于维护整体网络安全秩序,而不是仅仅保护个人财产权益。

与时俱进的司法智慧

法律永远在追赶技术的脚步。就像当年互联网刚普及时,网络侵权案件也让法官们头疼不已。现在面对数字藏品这样的新事物,司法机关更需要展现智慧和灵活性。

说到底,刑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需要用新的视角来看待新型"财产"的保护问题。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适用,或许正是这个过渡时期的最佳选择。

未来,随着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完善,数字藏品的法律地位一定会更加明确。但在此之前,司法实践中的这种务实态度,确实值得我们点赞。

(责任编辑:要闻)

推荐文章
  • 9.11以太坊交易实战复盘:一个交易者的成长日记

    9.11以太坊交易实战复盘:一个交易者的成长日记 凌晨三点,窗外还在沉睡,我却已经盯着闪烁的K线图整整三个小时。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种等待市场给出信号的焦灼感,相信每个交易者都深有体会。守住交易纪律的胜利说实话,今天这个止盈来得并不容易。记得上周就因为一时贪心,本该止盈的位置硬是多扛了十几个点,最后眼睁睁看着利润回吐。这次我咬着牙告诉自己:必须严格执行交易计划!当以太坊在1620上方出现明显的做空信号时,我没有丝毫犹豫就进场了。这些年我渐渐... ...[详细]
  • 2023年10月25日区块链晨报:加密世界的变局与机遇

    2023年10月25日区块链晨报:加密世界的变局与机遇 今天清晨,加密行业又迎来了几个重磅消息。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个领域的变化速度总是让人目不暇接。Paradigm高层变动引发业界关注首先是Paradigm联合创始人Fred Ehrsam辞去管理合伙人一职的消息。这位Coinbase联合创始人可以说是加密行业的"活化石"级人物,他的职务调整不禁让人猜测这家顶级风投公司下一步的战略布局。不过Ehrsam仍会留任普通合伙人,... ...[详细]
  • 藏在手机里的地理宝藏:LBS游戏为何能闷声发大财?

    藏在手机里的地理宝藏:LBS游戏为何能闷声发大财?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LBS游戏市场规模的数据时,差点惊掉下巴。2022年102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27.5亿用户量,这哪是"小众"赛道啊?简直就是藏在主流视野之外的金矿!Pokemon Go的成功不是偶然记得2016年夏天,我走在街上总能看见一群人拿着手机"抓精灵"。当时就觉得这款游戏太神奇了,居然能把二次元的宝可梦塞进现实世界。谁能想到7年过去了,《Pokemon Go》依然保持着3000万的... ...[详细]
  • 币安IEO再现造富神话:下一个千倍币花落谁家?

    币安IEO再现造富神话:下一个千倍币花落谁家? 朋友们好!今天咱们聊点刺激的 - 币安IEO这个百倍币制造机。说实话,在这个充斥着几千种代币的市场里,想找到一个能带来百倍收益的项目简直就像大海捞针。但币安IEO不一样,它就像个精准的造富工厂,出品的项目质量确实靠谱。币安IEO的辉煌战绩你们知道吗?在上轮牛市中,币安IEO项目的百倍币命中率高达62%!这个数字真的太夸张了。我专门统计了2021-2023年的数据,发现即使在熊市中,仍有部分项目保持... ...[详细]
  • 10月25日市场观察:加密市场高位震荡,警惕短期回调风险

    10月25日市场观察:加密市场高位震荡,警惕短期回调风险 今天市场传来几个值得玩味的消息:香港比特币期货ETF价格创下上市新高,涨幅超15%;美国两党议员又搞起了储备证明法案;DTCC澄清贝莱德ETF出现在名单上不代表获批。这些消息就像给市场打了一针兴奋剂,但老韭菜都知道,利好出尽往往是利空的开端。交易心得:在市场里活下来的智慧经历了这几年的牛熊转换,我越发觉得交易其实是一场心理战。记得去年有位朋友在情绪失控时满仓梭哈,结果被套牢了大半年。所以说啊,保持... ...[详细]
  • GameFi寒冬中的突围者:MOBOX如何逆势崛起?

    GameFi寒冬中的突围者:MOBOX如何逆势崛起? 说实话,这轮熊市真是把不少区块链项目给打趴下了,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很多曾经风光的项目都销声匿迹。但你知道吗?就在这片萧瑟中,有个叫MOBOX的项目反而越战越勇,最近搞了波大动作,让我这个老玩家都忍不住想聊聊它。GameFi界的"变形金刚"你可以把MOBOX想象成加密版的Steam,但比Steam酷多了。它驻扎在BSC链上,让游戏开发者能自由发布作品,玩家则能边玩边赚。记得我第一次接触MO... ...[详细]
  • ARK代币暴涨35%的幕后故事:机遇还是泡沫?

    ARK代币暴涨35%的幕后故事:机遇还是泡沫? 最近加密货币圈被ARK代币刷屏了!这个被称为"区块链WordPress"的项目,在短短一天内价格飙涨35%,成交量暴涨386%,市值突破13亿美元大关。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我不禁要问:这到底是价值回归,还是又一个市场泡沫?为什么说ARK是区块链界的"魔术师"?记得我第一次接触ARK的时候,它给我的印象就像是一个技术魔术师。想象一下,在以往我们把每个区块链项目都看作孤岛,而ARK就像... ...[详细]
  • 英国加密监管迎来转折点:政策松绑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英国加密监管迎来转折点:政策松绑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朋友们,英国的加密圈这两天可热闹了!财政部终于发布了那个让我们等得花儿都谢了的监管框架更新。说实话,作为一个跟踪这个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真切感受到这次政策调整释放出的积极信号。监管框架的突破性变化首先必须给监管部门的明智之举点个赞!他们终于把"空投"从证券发行的紧箍咒中解放出来了。记得去年有个游戏项目因为送了NFT空投被监管机构盯上,搞得整个团队焦头烂额。现在好了,这种营销方式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了。... ...[详细]
  • Web3世界惊魂记:从黑客事件看跨链技术安全进化

    Web3世界惊魂记:从黑客事件看跨链技术安全进化 还记得2023年那个令人窒息的夏天吗?7月1日那天,区块链行业经历了一场堪比"数字9·11"的惊魂事件。一群黑客利用Poly Network的系统漏洞,在众目睽睽之下凭空"印"出了420亿美元的加密资产。这个数字之巨大,让当时所有看到新闻的业内人士都倒吸一口冷气。说真的,我当时正在喝咖啡,看到这条消息差点把咖啡喷在屏幕上。虽然最终实际损失"只有"1000多万美元(这个"只有"用得多么讽刺),但黑客... ...[详细]
  • 加密世界的五大未解之谜:一个老玩家的深度思考

    加密世界的五大未解之谜:一个老玩家的深度思考 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在以太坊生态摸爬滚打已经六年了。记得刚开始那会儿,我们这群区块链极客天天为Layer 1的潜力争论不休,现在回头看,当时的想法还真是朴素又天真。八年过去了,以太坊已经从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小实验,成长为一个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革命。超级链还是群雄逐鹿?现在的加密世界就像当年美国西部淘金热一样热闹。Optimism、Arbitrum、zkSync、Polygon这些团队都在用自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