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发 > 膨胀买单之后背后相的真狂欢市值谁来

膨胀买单之后背后相的真狂欢市值谁来

2025-09-15 15:40:16 [更新] 来源:链圈视角

加密货币市场就像是个神奇的财富制造机,但这份"神奇"背后藏着不少猫腻。作为一个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感叹,代币发行的游戏规则实在是精妙绝伦。想象一下,凭空发行10亿枚代币,每枚定价1美元,转眼间就能造出10亿美元市值。这听起来像不像现代版的点石成金?但问题是,这样的财富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TVL增长的魔法戏法

说到这个圈子里最具欺骗性的指标,非"总锁定价值"(TVL)莫属。去年我就亲眼见证了一个项目方如何玩转这套把戏:他们把新代币和SOL、ETH等主流资产配对放在Orca这样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里。按照50/50的比例,只要投入价值500万美元的真实资产,再配上等值的新代币,TVL数据就轻松突破1000万美元。这种操作在Solana生态里比比皆是,$PYTH、$JUP这些新贵们都在玩同样的游戏。

记得有个朋友曾兴奋地跟我说:"你看这个新项目TVL已经突破1亿了!"我不得不给他泼冷水:"兄弟,这里面可能有5000万都是空气。"这就是加密货币市场的怪现状——用一半真金白银就能撑起双倍的估值。

泡沫与风险共舞

这些新代币的生存状态让我想起2017年的ICO狂潮。价格可以一飞冲天,也能瞬间归零。我曾见过一个号称要颠覆DeFi的项目,代币上线三天涨了20倍,结果两周后就跌去了99%。这提醒我们:不是所有带着美元符号的东西都配叫"货币"。但它们确实创造了一种奇特的财富效应——持有者觉得自己的资产在增值,整个生态看起来欣欣向荣,连带着SOL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FTX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当时他们就是用$FTT这种非流动性代币来虚增资产价值的。现在Solana生态里上演的,某种程度上是同样的剧本。牛市时大家都沉浸在财富增长的喜悦中,但等到熊市来临,这些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往往第一个倒塌。

狂欢中的冷思考

不只是Solana,现在Injective、Celestia这些新公链,包括比特币上的BRC20代币,都在玩类似的游戏。甚至$SEI、$SUI这些新公链也在复制以太坊早期的DeFi玩法。但我想提醒各位:TVL里的1美元,并不等于你银行账户里的1美元。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标价10元的进口巧克力和10元的山寨饼干,价值能一样吗?

在这个疯狂的市场里,保持清醒格外重要。下次当你看到某个生态TVL暴增时,不妨多问一句:这里面有多少是实打实的价值?多少是精心设计的数字魔法?毕竟,所有的狂欢终有散场时,而买单的往往是最晚意识到真相的人。

(责任编辑:新品)

推荐文章
  • 加密货币江湖:谁主沉浮?

    加密货币江湖:谁主沉浮? 说起加密货币这个江湖,真是风云变幻,精彩纷呈。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江湖,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圈子里最受瞩目的几位"大佬"。江湖霸主:比特币这比特币啊,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少林派,从2009年诞生以来就稳坐头把交椅。我至今记得2021年4月那会儿,它一口气冲到了6万美元的高位,市值突破万亿美金,简直让人目瞪口呆!我有个老友加雷特·弗罗是区块链顾问,他总跟我念叨:"现在连华尔街那些对冲基金都开... ...[详细]
  • 复盘9.8以太坊交易:看李隆如何精准把握市场脉搏

    复盘9.8以太坊交易:看李隆如何精准把握市场脉搏 说真的,这个市场从来不缺少机会,但能真正抓住机会的人却少之又少。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越来越觉得:投资这事儿啊,三分靠技术,七分靠选择。跟对导师有多重要?记得上周三早上,我正喝着咖啡刷微博,突然看到李隆那条"以太坊承压60补仓空"的分析。说实话,当时市场情绪还挺乐观的,但李隆的分析逻辑特别清晰,从成交量到K线形态,分析得头头是道。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跟了一单,结果你猜怎么着?当天最低直接... ...[详细]
  • DeFi十字路口:传统金融机构真的会入场吗?

    DeFi十字路口:传统金融机构真的会入场吗? 在奥斯汀Permissionless大会的现场,我感受到DeFi领域正在面临一个有趣的悖论——这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跑得比采用速度还快。Compound创始人Robert Leshner的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别指望传统金融机构会真的加入DeFi。"这位现在掌管区块链金融公司Superstate的行业老炮儿说得斩钉截铁。作为一名长期观察金融科技发展的从业者,我完全理解Leshner的观点。传统金融机构... ...[详细]
  • 当我们在谈论NFT落地时,我们真正在讨论什么?

    当我们在谈论NFT落地时,我们真正在讨论什么? 说实话,每次看到关于NFT未来前景的讨论,我都能感受到市场里那种既期待又迷茫的情绪。毕竟,当新技术遇上实体经济,总会经历一段混沌期。今天想和大家聊聊,NFT这个看似虚拟的概念,究竟该怎么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1. 认识Web3Brand:一个不一样的Web3观察者记得第一次和Web3Brand的两位创始人聊天时,最打动我的是他们那种"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的态度。这个团队由@starzqeth... ...[详细]
  • 当加密企业玩起恒大式杠杆游戏,我们该警惕什么?

    当加密企业玩起恒大式杠杆游戏,我们该警惕什么? 记得前几天我重读《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时,不禁为这个曾经的房地产巨头的陨落唏嘘不已。这本书原本是想证明作者对恒大的坚定看好,但有趣的是,现在回头去看,书中详尽罗列的那些风险警示反倒成了最具价值的"反面教材"。这让我想起了最近Vitalik在推特上提到的加密财库公司的杠杆风险,总觉得这些企业正在重蹈恒大的覆辙。恒大的套路简直就像是在玩一场危险的杂技:上市圈钱→发新股→发永续债→资产抵押→拖欠... ...[详细]
  • 金融大咖叶文莉领衔RWA圆桌:这场元宇宙大会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金融大咖叶文莉领衔RWA圆桌:这场元宇宙大会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金融圈的朋友们注意了!香港国际投资总会执行董事叶文莉女士即将在元宇宙大会上带来一场关于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重磅圆桌讨论。说真的,每次听到RWA这个词我就特别兴奋——这可是让传统金融和区块链世界真正打通的关键!金融女强人的华丽履历说到叶文莉女士,她在金融圈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作为SBI软银软库金融集团的执行董事总经理,这位女强人参与过太多值得说道的项目了。记得2015年那次总会成立仪式吗... ...[详细]
  • 为什么投资要能看到十年后的风景?

    为什么投资要能看到十年后的风景? 说到林园的投资哲学,有个故事特别耐人寻味。记得是2004年左右,他在香港和一群投资人聊天,话题自然绕不开银行股。当时的情况很有意思——中国所有银行的利润加在一起,还比不上一个汇丰银行。在座的投资者几乎清一色地选择汇丰,理由很充分:盘子大、业务稳、分红多。唯独林园这个"异类",执拗地看好大陆银行股。要知道那会儿中国刚加入WTO不久,金融业简直就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我查过资料,当时为了给国有银行"美容... ...[详细]
  • GasZero:一场Web3用户增长的革命性实验

    GasZero:一场Web3用户增长的革命性实验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人,我见过太多打着"降低门槛"旗号的项目。但GasZero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与众不同——它不是在修修补补,而是直接掏空了Web3的收费墙。为什么这个赛道值得押注?说实话,每次看到家人对着区块链应用一脸茫然的样子,我都感到心痛。助记词?Gas费?这些专业名词对普通人来说就像天书。GasZero团队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同样的广告投放,传统链游转化率只有0.15%,而... ...[详细]
  • 渣打系Zodia开启机构加密理财新时代:从托管到收益的一站式服务

    渣打系Zodia开启机构加密理财新时代:从托管到收益的一站式服务 作为金融机构进军加密领域的标杆案例,Zodia Custody最近可真是动作频频。这家背靠渣打银行的加密托管机构,正在打破传统金融机构与数字资产之间的藩篱。让我带您看看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搭建起机构投资者的加密服务版图。从"保险柜"到"理财产品柜台"记得去年和一位在投行工作的老友聊天时,他还在抱怨机构投资者面临的两难困境:既眼馋加密货币的高收益,又担心资产安全问题。如今,Zodia Custody与O... ...[详细]
  • 20国集团即将开启加密监管新篇章,全球数字资产治理进入关键阶段

    20国集团即将开启加密监管新篇章,全球数字资产治理进入关键阶段 全球金融监管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据最新消息,G20成员国领导人近期达成共识,将在10月的财长会议上重点讨论加密货币监管框架的推进工作。这场被安排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的会议,很可能成为数字资产监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国际监管趋同化势在必行说实话,看着各国监管机构在加密货币这个议题上磕磕绊绊摸索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开始同步行动了,作为行业观察者,我既欣慰又有些担忧。G20领导人已经明确表态支持金融稳定委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