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 > 跳加年那你心战比特币生段让区块链内刻死时速的

跳加年那你心战比特币生段让区块链内刻死时速的

2025-09-15 14:20:36 [精讲] 来源:链圈视角

还记得2017年那个疯狂的夏天吗?当时比特币的价格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7月暴跌40%已经够让人心惊肉跳了,但更惊险的还在后面——一场酝酿已久的"比特币内战"即将爆发。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那时候的情况真是让人捏一把汗。矿池巨头们掌握着全网85%的算力,动不动就威胁要把比特币一分为二;开发者们天天在网上互喷对方"背叛了比特币的初衷";各大交易所更是草木皆兵,紧急暂停充提币不说,还发公告提醒用户:"你们收到的比特币说不定哪天就消失了!"

说实话,比特币那时候真是站在了悬崖边上。我记得当时想转一笔比特币给朋友,好家伙,手续费比我转账金额还高!区块链浏览器上一长串未确认的交易看得人头皮发麻,就像高峰期在北京打车一样绝望。

社区内部分裂的根源

这一切的源头,还要从比特币那个"1MB的心病"说起。中本聪老爷子当年为了防止网络被垃圾交易塞爆,随手设了个1MB的区块大小限制。谁能想到后来比特币这么火,这个限制就成了瓶颈。

那时候社区里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大块头帮",领头的是比特大陆的吴忌寒这帮矿霸。他们觉得直接扩大区块就行,8MB起步,越大越好。"你看人家Visa多快,咱们比特币也得跟上啊!"

另一派是"保守派",以Core开发者为代表。他们觉得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区块搞太大,普通人都运行不起全节点了,那比特币还算什么去中心化?"他们提出了个叫隔离见证(SegWit)的折中方案。

那场惊心动魄的对峙

2017年3月投票的时候,SegWit的支持率连30%都不到。矿工们一个个装聋作哑,就是不支持。我当时就觉得这事儿要黄,比特币怕是要完。

结果社区里冒出来个狠人"shaolinfry",直接甩出个UASF方案——8月1日起,不支持SegWit的区块我们一律不认!这可是相当于把枪顶在了矿工们的脑门上。

当时的气氛紧张到什么程度?我有个在矿场工作的朋友说,他们老板连着几宿睡不着觉,每天都在算账:是妥协还是硬刚?

峰回路转的结局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矿工们突然怂了。2017年7月21日,BIP 91锁定成功,SegWit总算有了着落。8月1日那天,比特币社区所有人都盯着区块浏览器,生怕一刷新就看见两条链。

最终,比特币没分裂,但那些死硬派矿工还是搞出了比特币现金(BCH)。说实话,我当时领到BCH空投的时候还挺高兴——白得的钱谁不要啊?但转念一想,这不就是分家了吗?

这场内战的深远影响

现在回头看,2017年这场内战彻底改变了比特币的基因。Core团队赢了路线之争,比特币从此认准了"数字黄金"这条路。更重要的是,大家明白了在比特币世界里,不是谁算力大谁就说了算,真正的权力在用户手里。

记得当时有个特别感人的场景:世界各地的比特币爱好者自发组织UASF节点,很多人就是用自己的家用电脑在支撑这个网络。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去中心化"。

如今闪电网络越来越成熟,比特币的价格也起起落落。但每当我想起2017年那个夏天,还是会热血沸腾。那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信仰的博弈。

在这个充斥着割韭菜和庞氏骗局的币圈,比特币用它的方式告诉我们:有些东西,值得坚持。

(责任编辑:指南)

推荐文章
  • 11月25日比特币早盘观察:震荡行情下的交易策略

    11月25日比特币早盘观察:震荡行情下的交易策略 今天早上盯着比特币走势看了一小时,发现这个行情真是磨人啊!典型的震荡走势,价格在一个区间内来回晃悠,像坐过山车似的。这种行情其实挺考验耐心的,不过只要掌握好节奏,机会还是不少的。根据我这些年盯盘的经验,38000美元这个位置很关键。从盘面看,每次价格靠近这个点位就会遇到明显阻力,有点像撞到天花板的感觉。所以我的建议是,当价格接近38000时可以适当布局空单,目标看向37500-37300区间。不过... ...[详细]
  • 加密市场风云录:2023年9月14日晨间观察

    加密市场风云录:2023年9月14日晨间观察 这个清晨的加密世界格外热闹,让我带您走进这片数字丛林,看看那些值得玩味的市场动态。人事风云币安这次可算是放大招了!Rachel Conlan这位营销老将从副总裁晋升为首席营销官。要知道她之前在Havas和CAA这些顶级机构可是留下了不少传奇案例。看她接下来要搞什么大动作?据说已经在筹划一系列全球活动,还要拉拢更多KOL入局。这让我想起当年她操刀的某个奢侈品campaign,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营销案... ...[详细]
  • 当我们在谈论比特币时,究竟在期待什么?

    当我们在谈论比特币时,究竟在期待什么?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从业者,我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比特币的未来究竟在哪里?这份报告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契机,来梳理这个数字黄金的无限可能。数字时代的黄金2.0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说比特币要取代黄金时,我是不以为然的。但现在看来,这个14岁的"数字小孩"确实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就像我办公室里收藏的那几枚金币一样,比特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眼中的"数字保险箱"。特别是在经历了疫情、通胀这些黑天鹅事... ...[详细]
  • 揭秘百倍币:从三大维度看加密货币市场的造富神话

    揭秘百倍币:从三大维度看加密货币市场的造富神话 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最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上一轮牛市中那些创造百倍奇迹的代币。通过深度分析CoinMarketCap的数据,我发现了不少耐人寻味的规律。这些发现或许能为我们即将面对的新周期提供一些启示。市场表现:强者恒强的定律把代币按照熊市表现分为五个梯队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只有极少数项目能够穿越熊市保持强势。RPL、RNDR和OCEAN这三个"优等生"都踩准了LSD和... ...[详细]
  • 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机构疯抢的大戏,今年它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

    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机构疯抢的大戏,今年它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 说实话,最近加密圈的这一幕让我想起了2020年比特币的盛况,只不过现在的主角换成了以太坊。就在上个月,一家叫BitMine的公司简直像疯了一样,短短10个小时就抢购了13.5万枚ETH,这手笔比当年MicroStrategy买比特币还要疯狂。他们的董事长更是在公开场合放话说要拿下全球5%的ETH供应量——要知道现在他们的持仓已经突破130万枚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很... ...[详细]
  • 重磅来袭!BBA豪车俱乐部开启财富社交新纪元

    重磅来袭!BBA豪车俱乐部开启财富社交新纪元 说起高端社交圈,最近在上海可是出了件大事!一群热衷BBA豪车的老朋友们搞了个不得了的新玩法——BBA俱乐部。这事儿说来有趣,最开始就是几位传统企业家和300多位BBA死忠粉在会所闲聊时蹦出的灵感。线下大佬遇上区块链,擦出怎样的火花?这帮人可不简单,线下会所里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线上更是聚集了一批钻石级别的投资高手。他们把传统社交圈的资源优势搬到了区块链上,推出了BBA俱乐部通证。说实话,看到88... ...[详细]
  • 以太坊市场暗流涌动:为何机构投资者在暴跌中依然坚定持有?

    以太坊市场暗流涌动:为何机构投资者在暴跌中依然坚定持有?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以太坊价格跌得鼻青脸肿,跌幅超过20%,但灰度的以太坊信托基金却依然坚挺,甚至接近年度高点。作为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我不禁要问: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市场信号?1600美元:以太坊的"心理防线"市场数据显示,约510万枚ETH是在1600美元这个价格区间被收购的。我清楚地记得去年市场动荡时,每次价格跌到这个位置,总会出现神秘买单托市。这就像一个无... ...[详细]
  • 币圈牛市前夜:投机者与投资者的终极博弈

    币圈牛市前夜:投机者与投资者的终极博弈 今天参加线下培训时,手机突然叮咚作响。打开一看,是几个粉丝发来的"灵魂拷问":"老师你不是看跌吗?怎么突然涨了?是不是判断失误了?"我笑着摇摇头,这种问题就像问一个正在跑马拉松的人为何不冲刺100米一样可笑。到傍晚时分,这些质疑声都消失了,也许他们终于明白了不同交易周期之间的差异。说实话,这些年跟着我的老铁们都知道,我们团队对牛熊转换的判断就像老中医把脉一样精准。偶尔蒙对一次可以说是运气,但连续几... ...[详细]
  • 稳定币争夺战:一场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产业革命

    稳定币争夺战:一场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产业革命 这周的稳定币市场可谓硝烟弥漫,各国政府和大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这个新兴领域。说实话,这场争夺战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加密货币范畴,正在演变成一场关乎未来金融主导权的全球竞争。国家层面: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亚洲三强中日韩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本币稳定币的推进速度。这让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各国争夺SWIFT主导权的场景。只不过这次,战场转移到了区块链上。美联储两位理事的发言特别值... ...[详细]
  • 隐私与监管的博弈:Vitalik新论文引发的深度思考

    隐私与监管的博弈:Vitalik新论文引发的深度思考 说到区块链隐私保护这个话题,我不禁想起去年Tornado Cash被制裁时整个加密圈的震动。那种感觉就像你突然发现,本以为找到的数字乌托邦,其实仍然要面对现实的监管框架。Vitalik等人最近发表的这篇论文,可以说是在这种矛盾中寻找一条可行之路的尝试。Privacy Pools:在钢丝上跳舞的技术方案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方案时,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它确实创造性地利用了zk-SNARKs技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