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危机背后国股的美繁荣撑起暗藏科技市
说真的,现在的美国股市就像是一个被科技巨头们扛在肩膀上的巨人。我从事金融分析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夸张的集中度。英伟达这家公司简直成了市场的"顶梁柱",它的市值居然超过了4万亿美元!这相当于整个标普500指数的8%啊。要知道,我办公室里那本发黄的金融年鉴里,可找不到任何一家公司在过去35年里有这样的统治力。
科技股的狂欢派对
现在的市场就像是在开一场科技公司的狂欢派对。除了英伟达,还有9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巨无霸企业。我数了数,除了巴菲特老爷子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清一色都是科技公司。微软和苹果就像两个"3万亿俱乐部"的常驻会员,谷歌和Facebook则在"2万亿俱乐部"里觥筹交错。就连特斯拉这个造车的,也非要给自己贴上科技的标签。
这让我想起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那时候人们也在高喊"科技为王"。但跟现在比起来,当年的市场集中度简直就像是儿戏。现在的投资者,特别是那些买指数基金的普通人,几乎都在被动地重仓这些科技巨头。赚钱的时候确实很爽,但这种失衡的状态总让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情形。
失衡的市场结构
今年标普500的表现简直就像坐过山车。4月份因为特朗普政府那个1930年代以来最高的关税政策狠狠摔了一跤,结果转眼间又靠着科技股爬了上来。我仔细研究了数据,发现信息技术板块贡献了标普500超过一半的涨幅,再加上通信服务板块,这两个科技相关的板块居然包揽了总回报率的70%!
更夸张的是个股贡献。英伟达一家就占了26.2%,微软21.6%,Meta9.8%...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积木游戏,现在整个市场就像是用几块超大积木搭起来的塔,看着壮观,但稍微碰一下可能就会轰然倒塌。
AI狂潮下的隐忧
说实话,英伟达的崛起确实有其道理。在AI这场军备竞赛中,它就像是个卖铲子的——科技巨头们挖AI的金矿,它靠卖工具赚得盆满钵满。Alphabet、微软这些公司今年计划投入40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大部分都花在AI基础设施上。连电力公司都跟着沾光,毕竟这些AI数据中心耗电量惊人。
但问题在于,现在的估值已经完全超出了合理范围。就拿Palantir来说,这家公司的市盈率高达570倍!我们办公室的实习生算了算,这意味着投资者要等570年才能靠公司利润回本。这让我想起2000年那只著名的袜子玩偶Pets.com,虽然现在这些公司确实能赚钱,但过高的估值同样危险。
历史的教训
对比1999年的数据很有意思。那时候微软虽然是老大,但在标普500中的权重只有4.9%,前五名公司加起来贡献了42.1%的回报率。而现在呢?前五家公司贡献率超过70%!这就像是用更少的支柱支撑着更大的重量,风险可想而知。
我经常告诉客户:市场好的时候大家都开心,但千万别把运气当能力。当整个市场都依赖少数几家科技巨头时,一旦出现黑天鹅事件,后果不堪设想。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做好全球资产配置,股票债券都要有,为可能的市场反转做好准备。毕竟在这个疯狂的市场里,保持清醒比什么都重要。
(责任编辑:案例)
-
今早的市场真是给我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本来周末都准备好喝咖啡看行情平稳波动了,谁知道大饼(BTC)突然一个猛冲直奔27000美元,以太(ETH)也不甘示弱地突破1650美元。这种"周末突袭"的戏码在币圈虽然不罕见,但每次都能让不少人措手不及。说实话,这种急涨行情最让人纠结。看着价格蹭蹭往上涨,内心那个追高的冲动简直按捺不住。但老韭菜的经验告诉我:这种时候往往就是陷阱。昨晚以太回踩1610的时候,圈子... ...[详细]
-
又到了每周盘点融资动态的时候,这周的数字资产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行业发展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现在的投资方向越来越有意思了。既有深耕合规赛道的,也有玩转人工智能的,甚至还有把传统股票搬上链的。下面我就带大家看看这些获得资本青睐的项目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合规先锋DigiFT:RWA赛道的领跑者让我印象最深的是DigiFT这个项目。作为首个获得新加坡金管局认可的DeFi交易所,它... ...[详细]
-
最近在香港金融圈里,一个明显的趋势正在形成——传统券商纷纷拥抱加密货币。说实话,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金融观察者,我不得不感叹这场变革来得既突然又必然。招银国际、胜利证券、富途这三家风格迥异的机构,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场数字金融革命。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先说招银国际,这家背靠招商银行的"富二代"最近搞了个大新闻。他们居然把一支货币基金给"代币化"了!而且不是小打小闹,是和新加坡互认的美元基金。说实话... ...[详细]
-
在这个加密货币市场如火如荼的夏天,当比特币突破历史新高、以太坊重拾辉煌、山寨币集体狂欢之际,HTX交易所迎来了12周岁生日。作为2013年就入局的"老将",HTX用实力证明: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里,稳健和创新才是制胜法宝。数据会说话:四个维度诠释王者归来说实话,看到HTX今年第二季度的成绩单,我这个行业观察者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CoinGecko的报告显示,HTX的现货交易增长速度竟然超过了所有... ...[详细]
-
新加坡Web3热潮背后的法律陷阱:国际仲裁那些你必须知道的坑
看着新加坡Web3圈越来越热闹,我这个老法律人心里却总有点不安。最近参加了几场新加坡的Web3活动,发现不少创业者都沉浸在技术创新的兴奋中,却忽视了国际仲裁这个可能带来大麻烦的隐形炸弹。狂欢中的隐忧记得去年参加Token2049时,遇到一位来自上海的创业者王总。他兴冲冲地告诉我:"新加坡这边政策太好了,我们项目已经在新加坡仲裁中心备好了全套仲裁条款。"我当时就提醒他要仔细研究这些条款,可惜他太沉浸... ...[详细]
-
最近在怀俄明州区块链峰会上,Custodia Bank的CEO凯特琳・朗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传统金融体系就像是穿着西装去参加泥地足球赛,怎么看怎么别扭。她直言不讳地说:"华尔街那套风险模型在加密世界根本不灵。"这话让我想起去年亲眼目睹的一场惨剧——某家知名投行的量化团队试图用传统算法交易加密货币,结果被24/7运转的市场虐得体无完肤。机构投资者的"水土不服"记得2025年3月那场暴跌吗?比特... ...[详细]
-
最近在上海金融圈里,RDA(真实数据资产)成为了最热门的谈资。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经济发展的观察者,我亲眼目睹了这场数据资产化革命正在悄然改变企业的融资方式。还记得去年参加上海数据交易所的闭门研讨会时,汤奇峰总经理那番激情洋溢的演讲,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个技术概念,更是一场深刻的资产革命。从实验室到市场:RDA的成长之路说来有趣,RDA的诞生就像是个"意外收获"。最初上数所团队只是想解决企业数据确... ...[详细]
-
说起区块链世界的"修桥工",Chainlink绝对是最令人惊叹的那个。这个2017年问世的预言机项目,就像数字经济中的"数据桥梁工程师",悄悄地将现实世界与链上世界连接起来。记得我第一次接触预言机概念时还在想:这不就是个数据搬运工吗?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Chainlink正在做的事情简直就像是在为整个区块链经济搭建高速公路。RWA狂潮中的隐形赢家最近两年,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这股风刮得特别... ...[详细]
-
明星NFT遭雪藏: 三大交易平台为何集体封杀Stoner Cats?
最近NFT圈子里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就在9月18日前后,包括OpenSea在内的三大NFT交易平台不约而同地对一个明星项目出手了 - 米拉·库尼斯(Mila Kunis)亲自参与创作的"Stoner Cats"系列。作为一个长期关注NFT市场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一幕相当戏剧性。还记得去年这个项目刚推出时,凭借好莱坞明星的光环,可是在市场上掀起了一波热潮。没想到如今却落得个"半封杀"的境地。三... ...[详细]
-
说实话,这几年稳定币市场的变化真是让人目不暇接。记得前几年USDT还在监管的灰色地带摇摆不定,现在各国已经开始争先恐后地为稳定币立法了。7月份特朗普签署《GENIUS法案》那天,我的朋友圈都炸锅了——这可是美国首个联邦层面的稳定币法律啊!紧接着8月份香港《稳定币条例》就来了,动作快得让人猝不及防。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从业者,我能明显感觉到风向变了。以前大家谈论稳定币,总离不开"灰色地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