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点 > 推手凭什么四牛年估这个值5亿英伟达背后的力黄算神秘

推手凭什么四牛年估这个值5亿英伟达背后的力黄算神秘

2025-09-15 04:39:48 [法规] 来源:链圈视角

说实话,现在AI行业的发展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你看看身边,语音助手、智能推荐、自动驾驶...这些AI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它们背后都需要一个共同的东西——强大的计算芯片。

GPU成了AI时代的"石油"

记得去年和朋友聊天时,他就抱怨说想买块英伟达H100显卡训练模型,结果根本抢不到。我当时还觉得有点夸张,后来查了数据才明白:2023年第二季度英伟达卖出去的H100 GPU竟然超过了816吨!这个数字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在这个AI大爆发的时代,"算法是生产关系,算力是生产力"这句话说得太对了。没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再好的AI想法都是纸上谈兵。这就好比你要开一家工厂,却连最基本的电力供应都保障不了。

CoreWeave的崛起之路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CoreWeave这家神奇的公司。我第一次听说他们时,简直被他们的商业模式惊艳到了——这不就是"算力黄牛"吗?但他们做得可比黄牛高级多了。

CoreWeave的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创始人Michael Intrator和他的合伙人Brian Venturo、Brannin McBee最初其实是搞加密货币挖矿的。你能想象吗?这帮人当时在北美就有超过5万个GPU在挖以太坊,占据了整个网络1%的算力。

但随着挖矿行业越来越卷,电费也越来越贵,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与其挖矿赚快钱,不如转型做更长远的事业。这个决定现在看来简直太明智了。

华丽转身的秘诀

2019年是他们的转折点。当时正值AI开始兴起,他们果断把业务重心转向了GPU云计算服务。说实话,这一步棋走得相当漂亮——既利用了之前的GPU资源积累,又赶上了AI发展的风口。

我特别喜欢他们现在的商业模式:按小时出租GPU,就像租车一样方便。这样连中小公司都能用得起高性能计算资源,不用一次性投入巨资购买设备。

举个例子,他们有个客户NovelAI,就是靠租用CoreWeave的GPU集群,三个月内用户就从0增长到了4万。这种案例在业内比比皆是。

英伟达的"亲儿子"

说到CoreWeave的成功,就不能不提他们和英伟达的特殊关系。业内人都知道,现在英伟达的芯片比金子还贵,但他们却能稳定拿到大量H100芯片。

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细节:他们最近23亿美元的债务融资,竟然是用英伟达芯片作抵押的!这在金融史上可能都是头一遭。可见在AI时代,GPU就是硬通货。

说到底,CoreWeave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们踩准了AI发展的每个节点,从挖矿到云计算,每一步转型都恰到好处。现在80亿美元的估值,只是他们故事的开始。

看着这样的创业故事,我不禁感叹:在技术变革的大潮中,眼光和执行力真的太重要了。CoreWeave的成功给所有创业者都上了一课——机会永远留给那些准备充分的人。

(责任编辑:节点)

推荐文章
  • 深度测评:JASMINER X16-Q究竟值不值得买?油管大V实测数据告诉你

    深度测评:JASMINER X16-Q究竟值不值得买?油管大V实测数据告诉你 作为一个在矿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最近看到JASMINER新出的X16-Q机型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这不,我刚关注到油管知名博主Red Fox在沉寂四个月后终于回归,首期视频就是深度测评这台机器,看完后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些干货。真实数据说话:三种模式下的算力表现Red Fox的测评最打动我的就是真实。他不仅展示了机器炫酷的外观,更重要的是给出了三种工作模式下的实测数据。说实话,在如今这个"参数虚标"... ...[详细]
  • 深度解读|比特币市场最新动态:从ETF持仓创新高到杠杆风险的警示

    深度解读|比特币市场最新动态:从ETF持仓创新高到杠杆风险的警示 今天早晨的加密市场可谓波澜壮阔,几个关键数据值得我们深思。Adam Livingston这位《比特币时代与大丰收》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美国政府何不考虑把部分贸易关税盈余用来买比特币?这个想法虽然激进但很有意思,想想看,如果真能实现,那美国财政部或许会成为最大的"比特币囤币党"之一。他特别强调这些比特币应该采用最安全的冷存储方式,远离任何交易或质押活动。说到囤币,美国现货比特币ETF的表现真... ...[详细]
  • 两位金融界奇才为何力挺激进降息?美联储主席角逐战暗流涌动

    两位金融界奇才为何力挺激进降息?美联储主席角逐战暗流涌动 最近,美联储主席的宝座之争突然变得热闹起来。Marc Sumerlin,这位曾在布什政府呼风唤雨的经济智囊,最近在CNBC节目上自爆收到白宫邀约,成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潜在人选。有趣的是,这位向来低调的经济学家一反常态地直言:"现在降息50个基点简直像1+1=2那么简单。"与此同时,Jefferies的首席市场策略师David Zervos也加入了这场角逐。这位华尔街老将更狠,直接放话说:"别被P... ...[详细]
  • 8月18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如何在这波下跌行情中把握机会?

    8月18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如何在这波下跌行情中把握机会? 周一早晨,让我们先放下上周的得失。说真的,我见过太多投资者纠结于过去的亏损或盈利了,但市场从不等任何人。就像我常对朋友说的:交易日志比懊悔更有价值,经验才是这个市场最宝贵的财富。当前行情像极了暴风雨前的宁静。虽然整体趋势明显下行,但我们都知道加密货币市场有多"任性" - 一个突发的监管消息或是机构动作就能让价格来个180度大转弯。这就像在台风天出门,既要知道风向,又得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比特币(... ...[详细]
  • 当传统金融遇见数字革命:Solana成为资产上链的新主场

    当传统金融遇见数字革命:Solana成为资产上链的新主场 记得我刚开始接触加密货币时,圈子里流行着一种二元对立的说法:传统金融是固步自封的老顽固,而DeFi则是要革掉整个金融体系的命。但最近两年,我亲眼见证了这场对抗正转变为一场奇妙的融合。资产代币化:把华尔街搬到区块链上想象一下,你在纽约曼哈顿有一套豪华公寓,现在可以通过区块链将其拆分成1000份数字份额,让全球投资者都能购买。这种将实物资产"数字化切片"的过程,就是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最生动的... ...[详细]
  • 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机构疯抢的大戏,今年它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

    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机构疯抢的大戏,今年它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 说实话,最近加密圈的这一幕让我想起了2020年比特币的盛况,只不过现在的主角换成了以太坊。就在上个月,一家叫BitMine的公司简直像疯了一样,短短10个小时就抢购了13.5万枚ETH,这手笔比当年MicroStrategy买比特币还要疯狂。他们的董事长更是在公开场合放话说要拿下全球5%的ETH供应量——要知道现在他们的持仓已经突破130万枚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很... ...[详细]
  • 重磅!招行打破传统金融边界 香港加密交易市场迎来国家队

    重磅!招行打破传统金融边界 香港加密交易市场迎来国家队 谁能想到,银行业巨头招行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在上周,招行在香港的子公司招银国际证券突然宣布上线加密货币交易服务,这个消息在金融圈炸开了锅。银行业巨头的"破冰"之举说实话,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条消息时,下意识揉了揉眼睛。要知道在我们的印象中,传统银行对加密货币向来是避之不及的态度。但招行这次不仅做了,还做得相当漂亮。我仔细研究了他们的公告,发现招银国际这次拿到了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虚拟资产服务商牌照。... ...[详细]
  • 8月13日市场观察:通胀数据提振加密货币 以太坊第五浪接近尾声

    8月13日市场观察:通胀数据提振加密货币 以太坊第五浪接近尾声 昨天公布的CPI数据真是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啊!比特币在118000美元这个关键位置获得了不错的支撑,随后展开了一波小幅反弹。说实话,现在这行情让我想起了去年牛市时的场景—只要116000这个日线级别的支撑位不被实质性跌破,多头就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目前来看,121000-121500这个区间是个短期压力位,值得重点关注。我建议投资者可以在这个位置适当减仓,毕竟市场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以太坊的表... ...[详细]
  • 加密监管风暴来临:参议院重量级人物直言行业乱象丛生

    加密监管风暴来临:参议院重量级人物直言行业乱象丛生 美国加密市场的未来命运,如今正掌握在一位对其持严厉批判态度的参议员手中。谢罗德·布朗,这位来自俄亥俄州的资深民主党参议员,在最近的听证会上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整个加密行业的失望与警惕。监管者的严厉视角"FTX的丑闻只是冰山一角,"布朗在听证会上直言不讳,"整个加密领域都充斥着同样的问题:虚假披露、利益冲突、挪用客户资金进行高风险投机。"作为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布朗的态度至关重要,因为任何加密立法... ...[详细]
  • Web3的未来:当数字世界开始建立国家边界

    Web3的未来:当数字世界开始建立国家边界 最近在金融科技圈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我这个老金融人都觉得挺有意思。就在上周,ALT5 Sigma这家公司搞了个大动作,宣布要融15亿美元来支持他们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计划。这已经是第二家上市公司这么干了,看来华尔街的大佬们是真把web3当回事了。机构玩家正在改写Web3游戏规则记得去年6月,Bitmine这个上市公司宣布把以太坊纳入公司储备的时候,股价简直像坐火箭一样,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