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 > 投老炮的密货币遇部大一个风观察当加开发狂野上西

投老炮的密货币遇部大一个风观察当加开发狂野上西

2025-09-15 17:03:13 [案例] 来源:链圈视角

说真的,每次看到有人把加密货币比作数字黄金,我都忍不住想说:你们太保守了!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我是Matt Huang,在红杉资本摸爬滚打多年后,现在在Paradigm继续我的加密探险。让我告诉你一个不太一样的视角。

新大陆的诱惑与混乱

记得我第一次买入比特币时,那感觉就像1849年淘金者踏上加州海岸——兴奋、迷茫,还有点害怕。批评者总喜欢把加密世界描绘成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但他们忽略了当年硅谷也是从车库文化起家的。看看现在的阿根廷就知道了,当法币贬值得像卫生纸一样时,老百姓自然而然地拥抱了BTC和稳定币。这种"杀手级应用"不是硅谷精英设计出来的,而是生活逼出来的。

我认识一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披萨店老板,他用USDT结算已经两年了。"比索?那玩意连面团都买不起",他这么跟我说。这就是现实需求,远比任何白皮书都更有说服力。

投机:必要的恶还是创新的火种?

说实话,我也烦那些整天喊着"To the moon"的投机客。但冷静想想,哪次技术革命不是伴随着泡沫?19世纪的铁路狂潮、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现在回头看都是必经之路。投机就像野火,烧掉杂草的同时也为新生命腾出空间。

记得2013年我第一次用比特币买披萨的时候,那群程序员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疯子。现在呢?那家披萨店应该后悔死了——当时那两个披萨现在值上百万美元!

建设者的困境

我最头疼的是看到有些项目为了讨好华尔街,把自己包装得像个传统金融产品。这就像在西部盖哥特式教堂——完全搞错重点!真正的加密原生产品应该像Uniswap那样,简单粗暴但直击要害。

有个失败的案例特别典型:某银行花了上亿美元搞"私有链",结果连个像样的应用都没跑起来。这就好比带着全套瓷器去淘金——方向全错了!

监管的两难

每次和华盛顿的朋友聊天,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焦虑。一方面担心错过下一个互联网,另一方面又怕重蹈次贷危机覆辙。我的建议很简单:管好骗子,但别扼杀创新。看看美元稳定币的全球影响力就知道,适度包容反而能增强美元霸权。

我常跟监管机构开玩笑说:"你们现在对待加密货币的态度,就像当年英国议会对待蒸汽机——既害怕又好奇。"

前方的路

15年过去了,加密世界依然像个叛逆的青少年——充满潜力但也经常惹麻烦。但我们得记住:电力普及用了50年,互联网成熟用了30年。与其纠结价格波动,不如多关注底层技术的进步。

下次当你听到"比特币已死"的论调时,想想1980年麻省是怎么禁止苹果股票的:"风险太大"。如今呢?苹果市值能买下半个欧洲。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这次变革的速度快得让人头晕。

说到底,加密货币不只是一项技术,更是一场关于信任、价值和权力的社会实验。我们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这场实验会持续多久?没人知道。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当后人回顾这段历史时,绝对不会觉得无聊。

(责任编辑:教程)

推荐文章
  • 区块链如何重塑传统银行业?一位金融科技观察者的深度思考

    区块链如何重塑传统银行业?一位金融科技观察者的深度思考 说实话,每次看到银行还在使用那些老旧的系统处理业务,我都忍不住摇头。作为一个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亲眼见证了区块链技术如何一步步改变着这个古老的行业。银行系统:一个急需手术的病人还记得去年帮父母办理房贷的经历吗?整整跑了一个月,填了无数表格,最后因为一个小错误又重头再来。这种令人抓狂的用户体验,正是当前银行业的缩影。你知道吗?很多银行的核心系统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想想看,在... ...[详细]
  • 以太坊的逆袭之路:从ETF冷遇到L2突围

    以太坊的逆袭之路:从ETF冷遇到L2突围 最近加密市场的表现真是让人揪心。上个月刚推出的以太坊期货ETF,首秀成绩单简直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总交易量竟然连150万美元都不到!这个数字跟2021年比特币期货ETF首日突破10亿美元的盛况相比,落差实在太大。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以太坊的老韭菜,看到这个结果心里确实不是滋味。熊市中的ETF:生不逢时的尴尬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我觉得主要得怪这个糟心的熊市。我记得很清楚,2021年比特... ...[详细]
  • 当AI助理闯入元宇宙:扎克伯格的新赌注能否改写科技格局?

    当AI助理闯入元宇宙:扎克伯格的新赌注能否改写科技格局? 上周那场Meta Connect发布会,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扎克伯格穿着标志性灰T恤,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像个发现新玩具的大男孩。他这次带来的"新玩具"可不简单 —— 一个名叫Meta AI的智能助手,背后藏着不少有趣的商业算盘。不止是聊天机器人这个新助手可不像我们常见的那些"人工智障"。它建立在Llama 2这个强大的语言模型基础上,还拉上了微软必应做搭档。这意味着它能给出实时更新的答案,而不是像... ...[详细]
  • DeFi新玩法:为何投机不是坏事,而是必经之路?

    DeFi新玩法:为何投机不是坏事,而是必经之路? Variant Fund的投资合伙人Derek Walkush最近提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观点:在DeFi领域,投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就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这让我想起去年火爆一时的Friend.tech,靠着"社交key"这种新奇的投机资产,硬是让用户像疯了一样涌入。说实话,在DeFi世界里,这种"先投机,后正名"的套路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DeFi冷启动的尴尬:没人愿意当小白鼠作为一个在加密... ...[详细]
  • 加密市场的十字路口:当大饼遇上姨太

    加密市场的十字路口:当大饼遇上姨太 说实话,最近的市场让我想起了坐过山车的感觉。每次打开行情软件,心跳都会加速几分。但你知道吗?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让加密市场如此迷人。大饼:站在关键分水岭大饼最近的表现就像个犹豫不决的年轻人,在114400美元附近来回踱步。记得上个月它意气风发冲到123800美元,现在却像个累了的运动员,在111950美元上方休整。有趣的是,链上数据显示有35万多个大饼在112000-114000美元完成了"交接仪... ...[详细]
  • 当山寨币集体掉链子,比特币为何能逆势崛起?

    当山寨币集体掉链子,比特币为何能逆势崛起? 朋友们,最近加密货币市场可真是精彩纷呈啊!就像看一场金融版的"权力的游戏",比特币(BTC)俨然坐稳了铁王座。说实话,我从业这么多年,很少看到如此戏剧性的市场分化——以太坊和那些山寨币们集体"掉链子"的时候,比特币却越战越勇。数字不会说谎:比特币的王者归来还记得年初那会儿吗?比特币的市场份额才38%,现在可好,直接突破50%大关。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场牛市,当时也是比特币先发威,其他币种才跟风。... ...[详细]
  • SBF的商业焦虑:一位加密奇才的疯狂求生记

    SBF的商业焦虑:一位加密奇才的疯狂求生记 在加密货币这个充满戏剧性的舞台上,FTX前首席执行官萨姆·班克曼-弗里德(SBF)的故事简直比好莱坞剧本还精彩。前Alameda CEO卡罗琳·埃里森最近爆出的内幕显示,这位昔日的加密金童并非表面那么从容不迫。币安阴影下的商业策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SBF深夜在办公室里踱步,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面,焦虑地盯着币安的市场份额报告。埃里森透露,他几乎"抓狂"地想让监管机构对币安采取行动。这就像一个街头摊贩... ...[详细]
  • 津巴布韦的黄金数字币:一场对抗通胀的货币实验

    津巴布韦的黄金数字币:一场对抗通胀的货币实验 说到津巴布韦这个国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它那令人咋舌的通货膨胀率。记得几年前看到一则新闻,说当地民众买条面包都要扛着一麻袋钞票去,这种场景简直让人难以想象。而现在,这个饱受货币贬值困扰的国家正在尝试一个大胆的创新。从黄金储备到数字钱包今年4月,津巴布韦央行悄悄启动了一个有意思的计划 - 发行以黄金为后盾的数字代币。就在前几天,10月5日,这个被称为"津巴布韦黄金"(ZiG)的数字货币正式开... ...[详细]
  • 8月13日市场观察:通胀数据提振加密货币 以太坊第五浪接近尾声

    8月13日市场观察:通胀数据提振加密货币 以太坊第五浪接近尾声 昨天公布的CPI数据真是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啊!比特币在118000美元这个关键位置获得了不错的支撑,随后展开了一波小幅反弹。说实话,现在这行情让我想起了去年牛市时的场景—只要116000这个日线级别的支撑位不被实质性跌破,多头就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目前来看,121000-121500这个区间是个短期压力位,值得重点关注。我建议投资者可以在这个位置适当减仓,毕竟市场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以太坊的表... ...[详细]
  • 市场反弹乏力 空头仍在暗中布局

    市场反弹乏力 空头仍在暗中布局 这个周末过得真够平静的,大饼就像被施了定身术似的,在28000这个关键位置附近来回磨蹭。说实话,这种横盘走势看得我都快睡着了。不过仔细看看技术面,确实透露出一些耐人寻味的信号。比特币:上方压力重重大饼最近像个被围困的战士,上方28600就像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墙。记得上周三那波冲刺吗?眼看就要突破关键位了,结果还是被无情地打了下来。这让我想起去年12月那次假突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啊。技术指标也在向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