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突推手竟是平台背后已久一个然购物的N沉寂火了
最近这段时间,各大Layer2打得不可开交,而上个周期风光无限的Layer1们却集体"哑火"了,链上活跃度简直跌到了冰点。但就在这片寂静中,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突然闯入了我的视野——NEAR Protocol。
数据爆炸式增长 到底发生了什么?
翻开NEAR的数据面板,我被眼前的数字惊到了。9月5日那天,日交易量飙到了316.5万笔,活跃账户数也冲到了92.6万个。要知道,就在不久前,NEAR的日常数据还停留在30-50万笔交易,活跃账户数更是长期低于10万。这种爆发式增长,放在当下这个市场环境下,简直就像寒冬里突然绽放的玫瑰。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数据,发现一个叫"KAI-Ching"的合约交易量稳居榜首。这个发现让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购物平台KaiKai的代币奖励计划吗?看来,NEAR这次能"起死回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个看似普通的购物应用。
KaiKai的"逆袭"故事
说起来,KaiKai这个平台还挺有意思的。它不像我们常见的那些原生加密项目,而是Cosmose AI这个老牌购物数据分析平台的"链改"产物。Cosmose AI来头不小,从2014年就开始服务Gucci、LVMH这些奢侈品大牌,去年估值已经达到5亿美元。
今年9月,KaiKai推出了一个相当诱人的奖励计划:用户购物可以获得2-3倍的KAI-Ching代币奖励。这个玩法让我想起了星巴克的会员计划,只不过人家用咖啡豆当奖励,KaiKai直接上区块链代币。不得不说,这种玩法对年轻人特别有吸引力——数据显示83.5%的用户都是Z世代。
为什么选择NEAR?
作为业内观察者,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Cosmose会选择NEAR。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里面有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传统支付系统太"黑心"了。Stripe和PayPal这些平台对小额交易动辄收取10%以上的手续费,商家为了生存只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NEAR的低gas费特性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次,KaiKai的稳定币设计很聪明。1KAI-Ching=1美分的设定让用户完全没有使用门槛,而且只能在应用内交易的设计也避免了币价波动带来的困扰。这种"区块链+传统商业"的融合方式,让我看到了Web3落地的另一种可能性。
公链突围的新思路
从NEAR这个案例中,我看到了公链突围的新思路。在当下这个阶段,单纯比拼TPS或者技术创新已经不够了。像NEAR和Polygon这样的公链,都在尝试通过改造Web2业务来扩大自己的生态版图。
说到底,区块链技术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实体经济。KaiKai的成功告诉我们:与其在加密圈内卷,不如走出去,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传统商业世界。毕竟,能让用户一边购物一边赚代币,谁还会在意底层用的是什么链呢?
作为一个关注行业发展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NEAR这次的表现确实令人惊喜。虽然现在还无法判断这种增长能否持续,但至少证明了一个道理:在熊市里,实用性和创新才是王道。
(责任编辑:概述)
-
最近在和朋友闲聊区块链话题时,海南华铁这个案例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一位见证过多次金融创新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RWA(现实资产上链)确实给传统企业打开了一扇新窗户。但窗户开了,能不能飞出去,还得看各家本事。记得去年上海马陆葡萄园的尝试就很有意思,把葡萄园的生产数据打包上链。现在海南华铁这个"铁老大"也来凑热闹,1000万的设备租赁项目虽然规模不大,但背后的门道值得玩味。这家背靠海南国资的企业,手上... ...[详细]
-
上周那场座无虚席的艾利联盟全球见面会,现在想起来还让人心潮澎湃。作为深耕区块链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场盛会的精彩程度超乎预期。当艾芙联盟、Loop Wallet和LYNK三家行业巨头的logo同时出现在大屏幕上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标志着Web3生态即将迎来重要变革。不只是强强联合,更是生态革命记得在圆桌论坛环节,联盟技术负责人Tom兴奋地展示了一段演示视频:"想象一下,你在以太... ...[详细]
-
又是充满戏剧性的一天啊!加密货币市场永远不缺少精彩故事。今早醒来,就看到一个沉睡了3年的以太坊"老炮儿"突然出手2万枚ETH,这哥们儿当年ICO时以0.31美元的价格囤了10万枚,现在转手就是4240万美元。你说这算不算躺赚?大资金动向:鲸鱼们开始活跃了今天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深海巨鲸"们的动作。有个神秘玩家一口气往币安存了1957枚WBTC,价值7460万美元。这可不是第一次了,从交易记录看,... ...[详细]
-
说实话,作为一个老零售人,我见过太多所谓的"新技术"昙花一现。但这次不一样——数字人电商正在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购物体验。当购物助理变成数字分身记得我第一次体验数字人电商时的震撼。那个虚拟导购不仅能叫出我的名字,还知道我上个月买了什么。这不是简单的语音助手,而是一个有表情、会互动的数字分身。最神奇的是,它能根据我的表情变化调整推荐方案,就像实体店里那些最有经验的导购一样。想想看,现在你... ...[详细]
-
在这个充满一夜暴富神话的加密世界里,天晴的故事显得格外真实动人。他并非那些社交媒体上常见的币圈暴发户,而是一个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普通人。看着他现在年入百万的成就,你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个在工厂里拧螺丝的工人。坎坷起点:从流水线到加密世界我第一次见到天晴时,就被他身上那种朴实的特质所吸引。这个94年出生的小伙子,言谈间没有半点浮夸。他坦率地告诉我:"我初中都没念完,十四五岁就出来打工了。"回忆起在工厂... ...[详细]
-
CoinW悉尼之行:当监管遇上创新,我们看到了加密货币的未来
上个月,悉尼的阳光特别灿烂,而比阳光更耀眼的是WiKi金融博览会上CoinW带来的思想火花。作为行业老兵,我有幸亲眼见证了CoinW合伙人Sonia Shaw那场引发热议的演讲。说实话,在这个监管风声渐紧的时期,很少有交易所能像CoinW这样,既拥抱监管又坚持创新,这种平衡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获奖背后的故事:信任是场马拉松当CoinW捧回"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和"最佳提供商"两项大奖时... ...[详细]
-
香港持牌交易所的上币狂欢:HashKey Exchange的战略布局解析
作为深耕加密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最近注意到HashKey Exchange这个持牌交易所的动作有点意思。就在11月24日,他们又宣布上线Maker(MKR)这个重量级项目。掐指一算,短短60天内已经完成了7个新币的上架,这个速度在香港合规交易所中实属罕见。牌照升级后的战略转向记得8月初那会儿,HashKey Exchange获得1号和7号牌照升级的消息在业内引起不小震动。这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向普通... ...[详细]
-
解密FameEX的零事故秘诀:这家交易所如何赢得百万用户信任?
在加密货币这个充满诱惑与风险的江湖里,安全就像是一座必须坚守的城池。作为从业多年的"圈内人",我见过太多交易所因安全问题而折戟沉沙。而FameEX这个成立仅三年多的新锐平台,却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独特的运营理念,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用"百年老店"的思维做交易所记得第一次接触FameEX团队时,他们提到最多的不是盈利目标,而是"百年盛誉"这个看似有点天真的愿景。但正是这份执着,让我看到了他们的与... ...[详细]
-
9月8日的区块链世界可谓是精彩纷呈,让我这个从业多年的老江湖都忍不住要感叹一句:这行业真是天天都有新剧情!监管阴云笼罩加密货币市场说实话,最近这段时间美国监管机构可是忙得够呛。CFTC专员Caroline Pham提出的加密货币试点计划让我眼前一亮,这种渐进式的监管思路确实比一刀切要聪明得多。但彭博分析师Eric Balchunas的预测又给市场泼了盆冷水——两项关键法案通过的几率都不超过50%。... ...[详细]
-
说真的,当我第一次深入了解Origin永恒协议时,那种震撼感至今记忆犹新。这个项目正在WEB3.0世界里掀起一场金融革命,而主角就是那枚小小的LGNS代币和A稳定币。它想要做的,远不止是创造一种新货币那么简单。打破银行垄断的金融新秩序记得我年轻时第一次去银行开户时那种战战兢兢的感觉吗?银行就像个高高在上的"金融守门人"。但Origin彻底颠覆了这个模式。通过他们独创的算法,现在任何普通人都能像银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