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见解 > 加密座的在中如兵橘与W对话持定何保3老浪潮力深度

加密座的在中如兵橘与W对话持定何保3老浪潮力深度

2025-09-15 10:15:11 [热词] 来源:链圈视角

每周三晚上,我都会准时打开《创业Web3.0》这档节目,在这里总能遇到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创业者。这个由曼昆律师事务所发起的访谈节目,可以说是中国Web3圈子里的一块绿洲,聚集了太多有故事的行业人。

对话Web3布道者橘座:九年沉浮后的创业智慧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是一位真正经历过行业风浪的老兵——橘座。说起来,2017年入行的他,在Web3领域已经摸爬滚打了整整9年。这9年里,我见证了他的"加密情报局"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公众号,成长为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知识平台。

作为圈内知名KOL,橘座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他从不制造焦虑。他的"橘座讲透Web3"系列视频,总能深入浅出地把复杂的概念讲得明明白白。记得去年有个朋友在交易所倒闭后损失惨重,正是通过橘座的资产找回服务挽回了部分损失。

创业者最怕什么?"怕兄弟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当我们聊到创业者最容易失衡的地方时,橘座的话让我恍然大悟:"这行最要命的心态就是'怕兄弟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这句话实在太形象了,我立刻想到去年有个项目方朋友,看到同行融资成功时那个纠结的样子。

橘座说,很多创业者其实不怕吃苦,但看到别人比自己先拿到结果时,那种自我怀疑才是最折磨人的。我深以为然,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行业里,每天都能看到各种暴富神话,保持平常心确实太难了。

跳出数字世界,别对货币失去感知

说到最近的行业变化,橘座分享了件趣事:他临时决定带团队去新疆旅行。"你得时不时跳出这个数字世界,"他笑着说,"否则真会觉得1个亿就是个数字,忘记它到底能买多少东西。"

这番话让我想起一个段子:有个DeFi玩家在餐厅点菜时,下意识地算了算APY。Web3从业者确实容易活在"数字泡泡"里,橘座的建议特别实在:保持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创业不是人生的全部。

穿越牛熊的生存法则:信仰与耐心的双重考验

谈到以太坊十周年这个话题,橘座算了笔账:十年前100万投资以太坊,现在值30亿。"但这恰恰说明选择比努力重要,"他提醒道,"很多人输就输在方向错了还拼命坚持。"

我特别认同他对行业变迁的观察:从早期的ICO乱象,到DeFi夏天带来的范式转变,再到现在的RWA浪潮。每个阶段能留下来的,都是那些既相信行业长期价值,又有足够耐心的builder。

创业者的"黄金三角"心态模型

当被问到如何应对行业波动时,橘座给出了一个特别实用的"心态三角形":

这个模型让我想起去年一个失败的案例:有个团队看到StepN火了就急忙跟进,结果产品上线时市场已经冷却。印证了橘座说的"开发周期差"问题。

给不同阶段创业者的实用建议

橘座最后的建议特别接地气:对于资源有限的新人,他建议先打工积累经验;对有资源的创业者,他强调要"选对人";而对大厂背景的创业者,他建议走资本化路线。

最打动我的是他说的:"在这个行业,迭代速度比起点更重要。"确实,我见过太多从零开始的创业者,通过持续学习最终获得成功。就像橘座自己,经历过gap year后以全新姿态回归,反而找到了更适合的赛道。

这次对话让我深刻体会到:Web3创业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心态的修炼。正如橘座所说,行业的不确定性恰恰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保持在场,持续迭代,时间终会给出答案。

(责任编辑:论坛)

推荐文章
  • 8.22数字货币市场观察:BTC与ETH关键点位解析

    8.22数字货币市场观察:BTC与ETH关键点位解析 说实话,在这个市场里混久了就会发现,投资这事儿就跟健身一样,自律才是王道。我自己每天雷打不动地盯盘12个小时,这不是强迫症,而是对这行当的敬畏。大家好,我是周悦盈,一个在数字货币市场摸爬滚打了8年的老韭菜,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下我的市场观察。比特币:关键支撑位面临考验今早起来看到BTC这个走势,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妙"。日线图上60日均线像道铁闸似的压着价格,MACD指标都跌穿0轴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详细]
  • 虚拟货币交易所账户被冻结?这份自救指南请收好

    虚拟货币交易所账户被冻结?这份自救指南请收好 最近接触了不少币圈朋友,发现他们普遍遇到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交易所账户莫名其妙就被冻结了。说实话,这种情况比银行卡冻结更让人焦虑,毕竟虚拟资产不像银行存款那样有明确的保障。为什么海外交易所也要配合中国警方?记得上周有个客户给我看了一篇报道,说美国一家加密基金在中国某大型交易所的账户被警方冻结了。他们提供了详实的交易记录和工作证明,但账户依然处于冻结状态。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处理的一个类似案例,当事人... ...[详细]
  • 比特币4万美元大关近在咫尺,这次牛市你准备好了吗?

    比特币4万美元大关近在咫尺,这次牛市你准备好了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时光哥。上次咱们聊了牛市百倍币的布局策略,今天咱们就来重点分析一下比特币这次能不能突破4万美金这个重要关口。说实话,现在市场情绪真是让人又兴奋又忐忑。市场资金面告诉我们什么?目前BTC合约持仓量已经回升到2022年3月份的水平了。还记得那时候吗?市场最低探到37550美元后,就开启了一波令人难忘的上涨,最高冲到了48000美元。现在这个时间点特别关键,就像站在十字路口:要么... ...[详细]
  • 加密市场持续飙升 回调还是继续上涨?

    加密市场持续飙升 回调还是继续上涨? 最近的市场行情真是让人又惊又喜啊!比特币又一次展现了它强大的爆发力,突破4000美元这个心理关口后,简直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狂奔。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不得不提醒大家:在这种小牛市里,逆势做空简直就是跟钱过不去。比特币(BTC)技术分析从盘面来看,比特币已经完成了漂亮的四浪上涨。记得上周在咖啡厅跟几个老友聊天时我们还说,这轮行情至少能看到45000-46000美元区间。现在来看,这个... ...[详细]
  • 比特币卷土重来!牛市重启还是昙花一现?

    比特币卷土重来!牛市重启还是昙花一现? 作为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最近比特币的走势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就在大家以为要进入调整期的时候,多头突然发力,一口气把价格推到了38000美元,距离4万大关仅一步之遥。这让我不禁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市场也是一片悲观,谁能想到现在能有这般光景。全球加密市场热点速览菲律宾zf这次的动作相当有意思。记得去年他们还在对加密货币持观望态度,现在却要发行代币化国债了,而且一出手就是1.79亿美元的规模。这让... ...[详细]
  • 从13万到8千的惨痛教训:一位老韭菜的10条血泪经验

    从13万到8千的惨痛教训:一位老韭菜的10条血泪经验 记得去年和一位圈内老友喝酒,他给我讲了个让人唏嘘的故事。2017年那波牛市,他1000美元本金最高冲到13万美元,结果贪心不足,最后只剩8000美元出局。那晚他喝得酩酊大醉,但第二天醒来后痛定思痛,总结出了这10条让他在熊市还能赚30万美金的铁律。1. 持仓的灵魂拷问:现在你还愿意买它吗?老张说他最惨痛的教训就是死抱着垃圾币不放。当时手里十几个山寨币,明明知道都是空气,就是舍不得割肉。"就像谈了个... ...[详细]
  • ORDI的疯狂之旅:一个数字货币的戏剧性崛起

    ORDI的疯狂之旅:一个数字货币的戏剧性崛起 记得今年3月,当第一个关于BRC-20实验的消息传出时,谁能想到ORDI会掀起这么大的波澜?就像在赌场里看着一个赌徒从5美元的筹码开始,最终赢走整个赌场。从0到1的艰难起步3月8日那个普通的周三,BRC-20就像个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被推出。第二天,ORDI完成铸造时,每张只要5美元——现在看来简直像是白送。但接下来的两周,它的场外交易价格才0.03美元,徘徊在生死边缘。说实话,当时大多数人根本没把这... ...[详细]
  • 市场情绪沸腾:比特币在减半前或将冲击4.5万美元大关

    市场情绪沸腾:比特币在减半前或将冲击4.5万美元大关 最近加密圈的朋友们都在热烈讨论一个话题:比特币又杀回来了!就像一只沉睡的雄狮突然苏醒,比特币价格在多重利好刺激下重返4.2万美元高位,创下了19个月来的新纪录。我注意到,这次上涨似乎带着某种"非买不可"的急迫感,市场上弥漫着典型的FOMO(错失恐惧症)情绪。三驾马车拉动行情作为一名观察市场多年的老韭菜,我觉得这次行情主要受三大因素驱动:首先是ETF的预期,SEC与各大机构的频繁会面就像在跳探戈,每... ...[详细]
  • 比特币重返2.7万美元:这次是真牛还是假牛?

    比特币重返2.7万美元:这次是真牛还是假牛? 最近币圈又热闹起来了!比特币这个"数字黄金"又给我们带来了惊喜,重新站上了2.7万美元大关。说实话,作为一名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看到这个场景真是百感交集。记得就在一个月前,市场还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8月份那波从3.17万美元跌到2.49万美元的行情,简直让投资者们痛不欲生。我当时看着账户里不断缩水的数字,连晚饭都吃不下去。但市场就是这么神奇,9月份开始,行情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9月... ...[详细]
  • 老韭菜开始出货了?比特币牛市可能还没到终点

    老韭菜开始出货了?比特币牛市可能还没到终点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拿比特币好几年的"老韭菜"们正在悄悄出货。这种情况让我想起2017年那波行情,当时也是老玩家们先开始套现。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次市场的反应似乎不太一样。老玩家集体套现意味着什么?根据链上数据,这些长期持有者(LTH)的抛售规模相当惊人,据说已经卖掉了相当于所有比特币ETF持仓一半的量。这就像看到一群最资深的渔夫突然开始收网,通常意味着他们觉得鱼已经够肥了。但你... ...[详细]